当前位置: 首页 > 专题报道 > 奋斗百年路 煤科新征程 > 煤科先锋
专题报道
煤科先锋

【“两优一先”事迹展播】田东庄: 聚焦主业抓党建 精准施策谋发展

“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,一个岗位付出一份真情,我要用心用情用力为职工服务,在西安研究院攻坚克难、改革创新的道路上勇担当、善作为,走在前、作表率!”他就是田东庄,中国煤科优秀党务工作者,西安研究院制造中心党总支书记、主任。

  

“火车跑的快,全凭车头带。”田东庄面对国内钻探装备制造产业的高速发展,以党建引领为主线,以数字化转型为抓手,以管理提升、科技创新、精益生产、智能制造为着力点,锐意改革创新,奋力担当作为,带领总支全体党员职工补短板、强弱项,同向发力、真抓实干,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绩,他带领的集体先后荣获“全国青年文明号”“陕西省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”“中国煤科先进基层党组织”等荣誉称号。

管理创新的“先行者”

  

“党旗飘进车间,支部建在前线”,田东庄为了更好地发挥生产现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,提出以党总支为中心,以支部为辐射圈的网格化、立体化、全覆盖的生产现场组织网络,建立了10个党员责任区,推进现场管理全覆盖,让党员充分感受到“身份一亮、作出榜样,牌子一挂、责任重大”的意义,鞭策和激励党员践行初心,推动各项任务落实。他创新党建工作思路,自2019年起,坚持每年进行党员示范岗的评比选树活动,发挥示范引领作用,带动身边群众立足岗位比奉献、创佳绩。

“上个季度你有多少积分?”“这个月你扣分了吗?”“为什么扣分你知道吗?”......2021年,一个关于党员积分的话题在制造中心党员之间热烈讨论。为了不断提升党员日常管理的精细化、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,田东庄率先在制造中心党总支提出“制度管人、分数说话”的“党员积分制”管理新思路。经过半年的探索与实践,不仅在规范党员教育、党员管理、提高党内活动参与率、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等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的效果,而且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,“党员积分制”深入人心,“今天你积分了吗?”已成为制造中心党员的口头禅。

产业建设的“推动者”

如何杜绝党建与业务“两张皮”?这是田东庄经常思考的问题。他积极推进“党建+”模式开展,坚持将党建与高端制造、科技创新、精益生产等业务同规划、同部署、同考核,在围绕中心、服务大局上同频共振,在夯实基础、提质增效上合力共促。

  

2018年,田东庄首次提出了研建钻杆摩擦焊接无人工作站和数字孪生系统,但是制造中心很多技术骨干觉得技术跨度大、难点多,推进阻力大。“智能制造、数字孪生是制造业转型发展的方向,有这样那样的困难是必然的,但是我们有前期的技术积累,只要大家坚定信心,一个一个问题进行攻关,肯定能实现。我亲自负责,亲自推动,实现不了我担责!”他的回答铿锵有力、信心满满。他是这么说的,也是这么干的。在推进实施过程中,他亲自带队调研,细致分析工艺难点,用三年的时间带领团队解决了狭小空间精确定位、多执行机构高效协同、多源数据交互等诸多难题。2020年,行业内首台(套)摩擦焊接无人工作站和数字孪生系统上线运行。同年,钻机关键部件柔性生产线、AGV自动物流配送系统、MES生产执行系统集成上线,钻机数字化车间初具雏形,为钻探装备智能工厂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
  

2019年6月,钻机生产要整体从高新院区搬迁到高新西院区,为了对钻机生产不造成较大影响,田东庄组织召开了专门会议,制定搬迁方案,对搬迁工作进行动员部署,提出“搬迁不延期、生产不停顿、任务不减少”的目标,时间紧、任务重,他亲自挂帅,组建了以党员骨干为组长的拓荒、设备搬运小组,加班加点,扎根现场指挥搬迁工作,仅用7天就完成了206趟卡车的生产物资和设备搬迁和整理工作,当月生产任务没有减少,相反还超额完成8%,充分展现了制造中心党员冲锋在前、敢打敢拼的“亮剑精神”。2020年新冠疫情复工初期,他带领党员同志成立党员突击队,攻坚克难、敢于担当,在复工人员只有20%的情况下完成了35%的生产任务。

  

田东庄作为学科带头人,三十年来,他始终坚持以客户和市场为导向,始终秉承工匠精神,深耕钻探机具技术开发及制造工艺研究,与技术团队一起研制的大直径定向钻进用高强度高韧性钻具,不断刷新煤矿井下定向钻进孔深世界纪录;首创的无磁钻杆接头表面硬化及摩擦焊接工艺技术,解决了一体成型式无磁钻具粘扣、易断裂等问题,缩短了生产周期,降低了制造成本;开发了复杂型面表面耐磨层自动化增材制造技术,研发的φ120mm新型定向钻头,在淮南某矿的硬砂岩中,单只钻头累计进尺达到4068m,实现了最大深度1236m的全岩孔定向长钻孔一趟钻成孔,创造了煤矿井下岩孔定向钻进钻头寿命的新纪录。近年来,他组织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、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4项,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1项、主持制定修订行业标准2项,授权发明专利11项。

人才成长的“助推器”

“育人有思路,管理有方法”,在十多年前,田东庄就意识到技能人才的重要性。为了促进技能人才的“孵化”,制造中心从2006年开始就组织开展技能竞赛,为职工搭建展示自己的舞台,营造“学技能、强素质、比贡献”的浓厚氛围。在他和团队的培养、指导下,先后有25人次分别荣获“全国技术能手”“2022世界杯行业技能大师”“中央企业技术能手”“三秦工匠”“陕西省技术能手”等荣誉称号,打造了一支煤矿井下钻探机具产品技术工人“国家队”。

  

为了全面培养技术创新人才,推进技术创新项目早出成果,针对不同岗位、不同学历层次人员,他提出了分级培训和“走出去、请进来”的新思路,不定期以项目交流座谈、阶段成果汇报等方式,提高技术人员的素质能力。谈到人才培养,他很朴实地说:“任何事情就怕‘认真’二字,只要你用心用情用力去做了,必然会有好的结果,培养人才的过程,也是我与他们共同成长、共同进步的机会,应该珍惜。”

职工称赞的“贴心人”

“单位就是一个大家庭,我们每一个人就是大家庭的一员,作为家长,我更应该为家庭成员服好务,当好‘贴心人’,把工作做到职工心坎上”。在车间,你经常能听到田东庄甩开膀子、撸起袖子和工人一起抬10米长的钻杆料时的吆喝声,也能看到在职工结婚、家里遇到难事、生活需要帮助时,他忙前跑后满身汗水的背影。“有这样冲在前的领导,我们打心眼里佩服!”车间工人感慨的说道。“我过生日时,收到田书记亲笔写的贺卡。”一位工人高兴地说。他用一个个暖人贴心的细节,汇聚了力量,凝聚了人心,彰显了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。

  

  

“胜人者有力,自胜者强。”田东庄同志作为制造中心“领头雁”,始终牢记初心使命,积极践行中国煤科“1245”总体发展思路,锐意创新,真抓实干,以实际行动谱写钻探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。


CCTEG

版权所有:中国2022世界杯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单位:北京天地龙跃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案:09061170号 京公网安备:11941050040号

网管信箱:[email protected] 建议使用Firefox / IE 10以上浏览器,1024x768以上分辨率访问本网站